x

点击菜单图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体恤我们的感受》-第九章 官方出版物摘录(1916-1952)
网络分享/与主同行2021-07-07 10:59:59
音频播放⬇️

       

 

sda books 

第九章 官方出版物摘录(1916-1952)

 

1915年并没有标志着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关于道成肉身教义之解释的任何改变。然而,这一年确实标志着怀爱伦的去世。随着她的离去,1844年先驱者团体中仅存的一位也不在了。怀爱伦在生命即将结束时重复了一句充满活力的警告“我们对未来无所畏惧,除非我们忘记了上帝指引的道路和祂在过去给我们的教导。”(注1

 

从1916年到1952年这段时期,所有现存的文献都一致地证明了教会一直教导的关于耶稣人性的观点,即耶稣取了亚当堕落之后的本性——换句话说,也就是堕落的本性——但是却从未犯过任何罪。

 

教会期刊摘录

 

一份从教会官方期刊中摘录的约200条声明的索引显示,这一传统立场没有变化。牧师、教授、编辑、管理人员、全球总会行政人员,包括几位主席,全都异口同声。

 

1917年9月6日,约瑟夫·E·斯蒂德在《评论与通讯》中写道“基督必须拥有作为一个人的经历,这样祂才能在人的试探中援助人,也能充当人的中保……事实已经显明,这位救主生在有罪的肉体中,成为一个人遭受肉体所有的祸患当祂在这肉体中受苦时,就像其他人在与罪的争战中受苦一样。”(注2

 

R.S.欧文的证言也很有趣“基督在肉体中的工作就是在肉体中定罪案。罪住在我们有罪的肉体,基督通过住在罪的居所中定了罪案,但从来没有屈服于它不法的叫嚣,从来没有回应它邪恶的邀请。祂证明了人可以从上帝获得帮助,使他在肉身生活,却是为上帝而活。”(注3

 

同月,J.A.里皮在澳大利亚的期刊《时兆》中写道“没有什么比大卫和耶稣是同一种肉身更清楚的了。大卫是谁他是耶西的儿子。但耶西是谁他是路得的儿子。路得是摩押女子,是摩押的后裔;摩押是罗得一个女儿的儿子。(见创19:36,37当我们研究耶稣祖先的品行时,我们发现他们是世上所能有的最黑暗的人,在罪中已经到了最深处。”

 

“耶稣生在世上的时候,取了经过四千年来的邪恶而退化的有罪肉体。祂可以通过另一个家谱来到世上,但是祂通过弱者中最软弱的而来,为要向世人证明,人从来没有陷在罪如此之深,但上帝的大能足以使他过一种得胜的生活。祂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祂没有犯罪。’来4:15祂不仅被试探,而且祂的试探是如此强烈,以致祂在被试探的时候甚至还受了苦。(见来2:18虽然耶稣在祂的肉体拥有在祂祖先肉体中的一切情欲,但是祂从来没有向罪屈服一次。”(注4

 

1927年3月22日,L.A.威尔科克斯在《时兆》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有希望得胜我们与生俱来的邪恶倾向tendencies toward evil)?”威尔科克斯首先求助于耶稣的家谱来回复“我为(基督的家谱)感到很高兴。因为它帮助我了解祂是如何‘体恤’我一切软弱的‘感受’。祂来到了我所在的地方。祂站在我的位置之上。在祂的血管有一种被玷污遗传的魔咒,就像一头被关在笼子里的狮子,总想要挣脱出来,施行毁灭。四千年来,人类在体力、智力和道德价值方面一直在退化基督在人性最败坏的时候,取了人性的软弱。只有这样,祂才能将人从堕落的最深处拯救出来。”(注5

 

然后威尔科克斯引用了怀爱伦在《历代愿望》一书中的一段话来支持他的声明“如果我们的斗争,在任何方面比基督的斗争更为艰难,那祂就不能援救我们了。其实,我们的救主取了人性,以及人性一切的软弱。祂取了人的本性,并有屈服于试探的可能。我们所经受的考验,没有一样是祂所没有经受过的。”(注6

 

威尔科克斯说道:“知道这一点是很好的,即上帝的儿子成为了人子,好叫我,人类的儿子,可以成为上帝的儿子。祂成为了我的样子,这样我才能变成祂的样子。祂与我的人性有份,使我也可以与祂的神性有份。在每一个迎面袭来的试探中,正是这样的一种试探以其势不可挡的一切力量来攻击祂——在祂由于遗传而变得最软弱的地方攻击祂——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和方式攻击祂;祂拥有同样的邪恶倾向(tendencies toward evil),尽管具有不好的血统和遗传的卑劣,但祂却以我能使用的同样的能力得了胜,认识到这些便是一种力量。祂替我赢得了胜利。祂为我自己提供了祂的胜利——一份免费的礼物。所以,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注7

 

后来,《评论与通讯》(1918-1944)的编辑,同时也是怀爱伦著作托管委员会的创始人之一,以及托管委员会的成员F.M.威尔科克斯,解释了为什么他认为确认基督的肉体是堕落人类的肉体是很重要的。“我们来到主耶稣面前的保证,乃是基于这一事实,即祂取了人的本性,并以人的样式战胜了撒但,从而弥合了罪在上帝和人类之间所造成的鸿沟。通过这种代表失丧之人类的经历,祂成为了一位完美的救主……在祂所有的试炼和试探中,祂与人类融为一体……基督曾受过痛苦而猛烈的试探,从来没有人受过这样的试探,然而祂却无罪地忍受了这一切。祂一次也没有屈服于试探者的权势。在每一次战斗中,祂都凯旋而归。祂一心倚靠上帝,信靠天父的爱和能力,抵挡了仇敌每一回合的攻击。除了在受试炼的时所赐给我们的同情之外,祂同样将这份得胜罪的产业留给了我们。正如祂握住了神圣的能力,这也是我们的特权去做同样的事。对祂的需求敞开的资源,对我们的需求也是敞开的。”(注8 

 

这种教导并不局限于本会各种期刊的编辑。这也是教会的最高权威人士,如分会会长、副会长和总会会长的教导。在基督论的问题上,这确实是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团体中所发现的最正统的信仰表达。我们不需要逐一引述,但希望提及几位最具代表性的作者的证

 

在这一时期,W.W.普雷斯科特无疑是最多产、最有能力的人。从1915年到1937年,他担任总干事和全球总会副会长,在他的众多文章中继续传播本会的这一教义。他的解释已经被充分说明,因此在此不再重复。后来,1950年至1954年担任全球总会会长W.H.布兰森在不同期刊发表的文章中宣布了同样的信仰。(注9

 

有几次他写道:“为了让基督了解有罪本性的软弱,祂必须经历它……因此,祂成了我们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上帝必须首先下降至人的位置,以便高举人升到祂自己的位置。”(注10)“祂所取的不是天使的本性,而是亚伯拉罕的本性。祂‘与祂的弟兄相同。’”(注11)“哦,伟大的上帝竟想要来与人同住,居住在他们自己的肉体中,这是多么羞辱啊!”(注12

 

总部设在瑞士伯尔尼的南欧分会的两位会长,尽他们最大的努力将在美国所教导的基督论传播到欧洲。A.V.奥尔森(注13)是第一个在基督取了堕落的人性的主题上表达自己观点的人。他写道:“耶稣继承了……祂母亲的本性。有一个人名叫耶稣,成为与别人一样的血肉之体,实际地住在他们中间。”(注14)“因此,在这种意义上,第二个亚当与第一个亚当在肉体上并不相同。也正是在这种体型和生命力退化的意义上,声称基督通过遗传法则取了我们‘堕落的本性’(《历代愿望》,第112)‘我们败坏性’(《时兆》,189869)。”(注15

 

M.V.坎贝尔同样是南欧分会的会长(1954-1958),后来成为了全球总会的副会长。当有些人开始对耶稣的本性表达一种新的解释时,他是这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救主来到我们的世界,并不像天使或从别的世界来的人一样从天而降。祂使自己通过出生在一个家世广为人知的家庭中,而成为了人类家族的一员。祂生下来和其他婴孩一样无助……耶稣并没有像第一个亚当那样来到世上,离开创造主的手时没有罪的向,而是‘成为罪身的形状’(8:3,钦定)。祂的神性并没有削弱祂的人性。神性充满、溢,并环绕着人性,但绝没有毁灭人性。通过遗传、环境和魔鬼最强的试探,救主受到了罪的影响……在得胜罪的过程中,耶稣没有使用任何由于祂是上帝的儿子而为祂所拥有的属灵的能力。祂使用的只是那些即使是祂最卑微的门徒手中也能持有的武器。”(注16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欧洲文献摘录

 

这两位南欧分会的会长都是美国人,他们的证代表了当时世界上说英语的复临会的教导。但是在1874年正式引入这一信息的欧洲大陆,人们对这一主题的普遍信仰是什么呢?(注17

 

正如我们所知,1876年约翰·N·安德鲁斯在巴塞尔市创办了《时兆》期刊。有趣的是,直到1938年才提到基督堕落的人性。显然,基督论的这一方面在当时并没有构成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导的一个重要特征。(注18)在这个问题上,欧洲大陆的复临信徒可能与大多数新教徒的观点相同。对这一观点的支持来自《时兆》的主编:“为了拯救人类,根据上帝的公义,基督必须处在与亚当受造时同样的状态之下,也就是说,没有罪,但容易受试探。”(注19

 

因此,在说英语的国家所教导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传统的基督论并没有完全被湮没,但它在欧洲大陆的引入被推迟了,直到怀爱伦书籍和文章的英文译本问世。

 

第一次提到传统基督论是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报》,拉丁欧洲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会的信息公告。此文发表于19231115日。文章的作者是法国区会前任会长特尔·努斯鲍姆。(注20)标题为:《耶稣,神子和人子》,总结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关于基督的位格和工作这一主题的教导。以下是一段摘录:

 

“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上帝的儿子。(见罗1:4)祂来到我们肉体的软弱之中,生在律法以下,能犯罪却并没有犯任何罪。正是在那里,看到罪恶被征服了,并且处在堕落本性中的人被恢复到一种可以成为神圣的状态。他可以活出上帝的生命,这生命只能在耶稣基督里找到,并且藉着信心,祂将之不断地分赐给我们。”

 

“耶稣基督所定的旨意便成就了:将祂完美的性情传给祂的儿女。但这并不能完全成就,直到我们看祂如同祂现在在天上的那日(见约17:22)。今天,我们凭着信心接受基督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凭着耶稣基督的灵行事……在耶稣基督里生命的圣灵,使我们脱离罪。藉着祂的死,祂得胜了罪,为要将这能力赐给我们。”(注21

 

这种说法是否真正代表了欧洲大陆大多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的信仰,是值得怀疑的。作者的目的显然是要更广泛地宣传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所接受的教导。1925年至19261月,《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报》刊登了另一系列目的相同的文章。(注22)这些文章后来以小册子的形式再版,并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标题:《一块试金石: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注23

 

它的作者是当时的法国区会会长朱尔斯·塞萨尔·盖宁。他通晓怀爱伦和先驱们所建立的基督论的教导,并对此作了参考。为了介绍这个主题,他引用了【约一4:1-3】的经文,声称“凡灵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就是出于上帝的,但凡灵不认耶稣是成了肉身来的,这是那敌基督者的灵。

 

但是,盖宁问道:“《圣经》说‘耶稣是成了肉身来的’是什么意思?”在考虑了有关道成肉身的主要章节(2:5-8;约一1:14;8:3;2:14-18,4:15)之后,他总结道:“这一教义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它可以说是教义中最重要的教义,是使徒和福音传道的最高点,是真正基督教的试金石。”(注24

 

在谈到基督人性的问题时,盖宁与他的美国同工们持有同样的见解:“只有上帝成为人,人类的救赎才能实现。基督正是披戴与我们一样的肉身,遭遇道德方面的争战,冒着和我们一样的风险,为要证明律法的义是人所能获得的。上帝的儿子带着与我们一样的有罪的肉体来到这个世界……通过这种方式荣耀地得胜了罪,并且最终定了罪案,圣洁便在人的肉体中得以实现。”(注25

 

在谈到耶稣所遭受的种种试探时,盖宁提到了怀爱伦的一些声明,例如:“如果我们的斗争,在任何方面比基督的斗争更为艰难,那祂就不能援救我们了。其实,我们的救主取了人性,以及人性一切的软弱。祂取了人的本性,并有屈服于试探的可能。我们所经受的考验,没有一样是祂所没有经受过的。”(注26

 

此外J.C.盖宁还引用了新教神学家E·德·普雷森斯关于耶稣在旷野所受的试探这一主题的观点:“救主通过了这场自由的伟大考验,没有这场考验,道德方面的天意便无法实现。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接受祂降卑的全部奥秘。如果我们认为祂无罪性,我们就将祂与一个地上生存之人的实际情况分开了;那么,祂的人性便只不过是一种幻觉,一层透明的面纱,透过它而看到的是祂那漠不关心的神性。若是不成为与我们一样,祂便不能再与我们同在。在这场道德斗争激动人心的戏剧中,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玄奥的幻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不能再谈论试探或考验。”(注27

 

从耶稣得胜罪的胜利中,盖宁得到了以下的实际教训:“基督得胜了罪,证明每一个信徒自己也能得胜罪;但祂之所以得胜,是因为祂想这么做,为此祂必须斗争、受苦,只使用信心和祈祷的武器。正是通过这同样的方法和武器,信徒也能够得胜……这便是以下这句话的意思:认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注28

 

这一道成肉身的教义构成了J.C.盖宁“耶稣更新和救赎之宗教的关键点;否认这一点,同时也会使基督教失去其一切功效和实践价值。”(注29

 

1942年发表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报》上的一篇关于两个亚当的文章中,J.C.盖宁再次强调了耶稣与我们全部的人性有份的重要性。“如果耶稣是带着犯罪不可能而来,就像某些信徒和某种神学所认为的那样,那么祂怎么能成为得胜的新造之人类的开创者,成为一位能同情人类软弱的‘大祭司’,并成为可以过一种得胜生活的证据呢?耶稣来到世上,并不是仅仅为了除去罪,为罪人赎罪,而且祂还要为人类树立一个完全顺从上帝旨意的榜样,证明凡诚心诚意渴望完全顺从的人都能如此地顺从。为了做到这一点,基督必须过一种完全圣洁的生活,没有罪恶。”(注30

 

为了向非会的读者们解释道成肉身的教义,J.C.盖宁在《时兆》(注31)上发表了三篇系列文章。这是该期刊在出版62年后,首次提及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基督论。这些文章的标题清楚地表明了其内容:《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耶稣基督,人性的典范》;《耶稣是一个罪人吗?》。在这些文章中,我们发现对小册子《一块试金石:耶稣是成了肉身来的》中所展开的教导进行了重复。

 

其他的作者也同样地提到了那个时代复临信徒所共有的信仰。在雅各·霍华德的一篇翻译英文并发表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报》的文章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关于基督的试探这一主题的论述:“遗传的犯罪倾向(hereditary tendency to sin)无疑是强烈的。耶稣基督的母亲遗传了她祖先的‘样式和外貌’;她生在有罪的肉体中;因此,她的儿子耶稣基督继承了人性。”(注32

 

同样地,1928711日,在日内瓦的一篇关于“我们救赎的代价”的讲道报告中,一位短暂的来访者B.E.贝多谈到了耶稣的人性,祂和我们一样,“知道肉体的倾向(tendencies of the flesh),以及引发罪的情欲。”对这个问题:“祂会犯罪吗?”传教士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会。”(注33

 

最后,重复查尔斯·格伯(注34)在他的福音单张中所写的内容是恰当的,这些单张被分发了数千份,后来被汇编并重新整理成一本名为《救赎之路》的书。(注35)在关于“道成肉身的奥秘”的章节中,他证实了公认的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基督论。“为了拯救人类,上帝赐下祂的儿子,取了我们的本性,并与我们相同。上帝的儿子同意成为人子。‘上帝差遣祂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4:4,美国标准)‘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1:14)。‘上帝就差遣自己的儿子成为罪人的形状,作了赎罪祭,在罪人中定了罪案(见罗8:3)。”

 

“这是一个奇迹,这是一个奥秘,即上帝降临到我们中间成为了人,即天国降卑其自身来到了地上,即雅各的梯子将地与天、天与地连接在了一起……耶稣成为了人……祂和我们一样饱受饥饿、干渴和疲劳之苦。祂‘凡事该与祂的弟兄相同’,祂必须面对同样的试探;祂也曾流过泪,并且最后死去了。”(注36

 

《安息日学课》摘录

 

如前所述,《安息日学课》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导的最好的官方指标。它们是由专家准备并经世界范围的委员会证实,的确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仰最正统的表达。每当课程及耶稣的人性时,注释总是呈现传统的教导。从1916年到1952年的例子太少了,以至于我们可以全部引用。第一个是在1921年的第一季度,与道成肉身的问题有关。

 

“基督所取的,不是最初未堕落的人性,而是我们堕落的人性。在第二次试验中,祂并不是站在亚当过去所站的位置,而是正如已经谈论过的那样,面临着极大的不平等性——罪恶,以所有大获全胜的威望,及其随之而来我们本性的支配,武装更可怕的力量来对抗实现这一人类神圣的计划——完全的圣洁的可能性。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情形的不利条件,所涉及的巨大风险,以及所遭遇的凶恶反对,我们对这一巨大道德成就的真实性和伟大性都有了充分的认识:在亚当里遭受试探,经历试炼,并以失败告终的人性,在基督里却能被提升到实现无罪的境界。”(注37

 

在同一年的另一节有关基督的祭司身份的课程中,我们发现了对《希伯来书》前两章的评论:“祂在第一章被介绍为圣子、上帝和主,强调了祂的神性和永在性,在第二章祂作为人子与我们相遇,带着我们共有之人性的一切局限性。祂以祂地上的、个人的名字而闻名,是那位尝了死味’(2:9),并且能‘因受苦难得以完全’(10)的人。祂同有与我们一样的血肉之体(14),成为一个真正的人(17),正如祂是真正的上帝一样。”(注38

 

1921年的第三季度中,同样的概念被明显地发现:“当上帝的儿子为女子所生(见加4:4),并且同有我们有罪的肉体(见罗8:3)时,永远的生命便在一个人的身体中显现了出来(见约一1:2)。”(注39

 

1928年第一季的课程是基于《以弗所书》。这里是关于【弗2:15】的注释:“属肉体的、出于本性的人,不能废掉他与上帝的冤仇。这是他本性的一部分。它缠绕在他生命的每一根纤维中。但耶稣亲自与我们同有血肉之体(见来2:14),‘凡事该与祂的弟兄相同’(来2:17‘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1:3)以自己的肉体遇见并废掉冤仇’,‘体贴肉体的心’(8:7‘属肉体的心’(8:7,美国标准)。祂为我们在肉体中永远得胜了罪。”(注40

 

精选书籍摘录

 

1916年至1952年期间,教会的不同出版社出版了几本直接或间接涉及道成肉身教义的书籍,如:评论与通讯出版社协会、太平洋出版社协会和南方出版社协会。这些出版社出版的所有书籍都必须得到一个阅读委员会批准的必备印章,以证明其内容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仰和教义相一致。

 

《基督的教义》,W.W.普雷斯科特著

 

回想一下普雷斯科特在他1920年的书籍《基督的教义》中主张,如果没有与那些祂来要从罪恶和死亡的权势中拯救出来之人的“血肉之体”有份,基督就不能成为他们的救主。这个真理,在普雷斯科特看来,是福音的核心真理。

 

《得胜的生》,米德·麦奎尔著

 

1924年,米德·麦奎尔的书籍《得胜的生》问世。作者也是全球总会青年部的创始人。他先后担任家庭宣教和布道部的秘书。(注41)在有关“罪恶的可怕本性”的一章中,麦奎尔回答了保罗在【罗7:23】中提出的问题:“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

 

“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拯救我们脱离罪的内在的律。这就是基督。祂取了人性。祂在遗传的罪的律之下身体得胜了罪。祂现在提议在我的肢体中过同样无罪的生活。祂的同在完全抵消了罪的律的力量。”(注42

 

在另一章中,麦奎尔写道:“当耶稣背负十字架时,祂承认了对罪的本性所宣判的死刑。祂取了我们的本性,亚当的本性,扫罗的生命,并且同意父判决这种本性只适于死亡,祂自愿地走到十字架上,使那种堕落的本性承受其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死亡……如果我们愿意把我们堕落的本性带到祂的十字架上,并钉在那里,基督通过这一伟大的牺牲,为你我里面亚当本性的死亡预备了条件。”(注43

 

《信心的真相》,克里斯蒂安·爱德华森著

 

1942年,爱德华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开始研究有关道成肉身和基督的人性的主题。他讨论了【约二7】,其中说,那迷惑人、敌基督的“不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为反对有论点声称教皇不可能是敌基督,因为天主教并不否认基督的道成肉身,爱德华森写道:

 

“然而,这种论是基于一种误解,是由于忽略了经文中的一个词造成的。敌基督不是否认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而是否认祂是成了这种肉身来的,成了与祂来所要拯救之人类‘同样的(the same’肉身来的……这个至关重要的区别决定了真正的‘福音的真理’。基督来是一直降到与堕落的人类相接触,还是只是降了一部分,以至于我们必须让圣徒、教皇和神父替我们向基督求情,因为基督被隔离得与堕落的人类及其需要太远了,而不能直接与每一个罪人接触?将新教和罗马天主教区分开来的巨大鸿沟,正是在此。”

 

爱德华森详细阐述了人得救的秘诀:“人因罪与上帝隔绝,他堕落的本性与上帝的旨意是相违背的……只有藉着基督,我们的中保,人才能从罪中得到拯救,并再次与纯洁和能力的源头相连。但为了成为这样一个连接的链环,基督必须同时与上帝的神性和人的人性有份,这样祂才能用祂神性的膀臂环绕上帝,用祂人性的膀臂拥抱人类,从而在祂自己的位格中连接双方。在这种人与上帝的联合中,存在着福音的‘奥秘’,这是将人从堕落中救拔出来之大能的秘诀。”

 

爱德华森试图解释基督道成肉身的原因:“要从罪中被拯救出来的是堕落的人。为了与人接触,基督必须屈尊降卑取我们的本性(而不是某种更优越的肉体)‘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祂也照样亲自成了同样的血肉之体(he also himself likewise took part of the same’……‘所以,祂凡事该与祂的弟兄相同。’(来2:14,17这段经文以一种无法被误解的方式措辞。基督‘成了与我们同样的(the same血肉之体’;祂是成了‘这种’肉身来的。否认这一点,就是敌基督的标志。”(注44

 

《罗马巴比伦的葡萄酒》,玛丽·E·沃尔什著

 

正如书名所暗示的,这本书对比了天主教的教导和《圣经》的教导。作者玛丽·E·沃尔什20年来一直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注45

 

无玷成胎说的章节中,玛丽·沃尔什写道:“所有马利亚给基督的只是祂人类的身体。一个人不能给予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这是一个自然法则。而马利亚在各方面仅仅只是一个人,不能把神圣的本性传给她的儿子。”(注46

 

然后,在展示了耶稣的神性和人性两方面之后,玛丽·沃尔什引用【罗8:3】和【来2:14,17,18】作了总结:“在马太所给出的基督的家谱中,我们发现耶稣被称为大卫的子孙,也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们只需要研究亚伯拉罕和大卫的品格,就可以知道他们是非常人性的,并且具有罪的倾向(tendency to sin)。因此,我们看到了基督从祂的祖先们那里所继承的是什么样的人性。”(注47

 

20世纪50年代初,一些其它的作品被出版,试图解释道成肉身的原因,以及基督通过在一个有罪的肉体中过着无罪的生活而成就了什么。A.E.利基的《永远的基督》和W.B.奥克斯的《这便是我所相信的》,都是在1951年由评论与通讯出版社协会出版的(注48),保持了过去100年来传统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义。

 

为了完成我们的调查,我们还将调查另外两位作者,他们的证尤其有价值,因为当时一项重大的变革正在实施:F.D.尼科尔,1945年至1966年担任《评论与通讯》的主编,著有许多书籍;以及1950年到1954年,担任全球总会会长W.H.布兰森。

 

《对反对意见的答复》,F.D.尼科尔著(注49

 

1952年,尼科尔感受到不得不回应经常针对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的以下批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导说,与所有人类一样,基督生来具有一个有罪的本性。这清楚地表明祂的心也是‘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17:9)。与此相协调的是,他们还教导说,当基督作为人类的救主而来到地上履行使命时,祂有可能会失败——祂来到世上是‘冒着失败和永远丧亡的危险’。但是《圣经》一再地声明,基督是圣洁的,祂是无罪的’,祂“不灰心(失败),也不丧胆。’”(注50

 

尼科尔的答复首先出现在《评论与通讯》的两篇文章中,然后在同年出版的《对反对意见的答复》一书中被转载。(注51)前言是由当时全球总会会长W.H.布兰森撰写的。他写道:“这本书对批评家们最常提出的针对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所持教义的反对意见,给出了一个明确而令人信服的答复……因此,我们在衷心的赞同下,将这本书推荐给每一位福音工作者。在面对神学批评家们的攻击和困惑的询问者的真诚问题时,它都将被证明是一个现成的帮手。”(注52

 

在他的回复中,尼科尔并没有说批评家们误解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这个问题上的信仰。他只是想表明这些批评家们在得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犯有可怕的异端之罪”的结论时是错误的。(注53)事实上,尼科尔评论道:“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他们的信仰声明中从未对这个问题发表过正式的声明。在我们的文献中,唯一可以被认为是真正权威的声明是怀夫人所写的。”(注54)此外,反对者们还引用了《历代愿望》一书中的一段话来证明他们的判断没有错,尼科尔也以同样的方式来证实“基督必须在凡事上都与祂的弟兄相同。”

 

“这就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仰。我们持有这种信仰是因为我们觉得它与启示和理性相一致。”依据通常的《圣经》经文(【罗8:3;【来2:16,14,17;4:15),尼科尔断言:“反对者试图通过宣称就基督的‘受试探’而言,‘受试探’仅仅意味着‘受试验’或‘受考验’,而避免这些经文的力量。但是我们面前的经文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基督所受试探的本质与临到人类身上的试探是完全一样的。诚然,这些经文确实指出了一个不同之处——当基督受试探时,祂并没有犯罪。对于人类,不能如此声称。我们或多或少都曾在试探面前跌倒。这些经文并不是说基督不能犯罪,而是说祂没有犯罪。如果在祂的人性中,祂不可能犯罪,那么为什么保罗在我们面前不如此地展示这些经文呢?这将是一个伟大的启示。”(注55

 

然后,尼科尔继续表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并不是唯一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他引用了大量不同新教教派神学家们的话,最后得出结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仰就基督而言,认为祂是真正的神和真正的人,祂的人性遭受了我们所面对的同样的罪的试探,祂凭借父赐予祂的能力得胜了试探,祂最可以毫不夸张地被描述为‘圣洁、无邪恶、无玷污’(7:26)。”(注56

 

尼科尔在其它地方的一些表达让一些人认为,他是大约在这个时候出现的新解释的支持者。(注57)但他所写的关于基督的试探的文章表明,事实并非如此。注意他在两个亚当之间所作的对比:“尽管基督取了‘罪身的形状’,并带着罪对身体和神经系统所蕴含的一切有害和削弱的影响,及其对祂的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但基督却得胜了。”(注58

 

在第94条反对意见的注释中,尼科尔解释了“罪身”这一表达:“批评家们,特别是那些通过加尔文主义的视角看《圣经》的人,对‘罪身’这个词的解读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神学所不需要的。因此,如果我们用‘罪身’一词来形容基督的人性,就像我们的一些作者所做的那样,我们便容易受到误解。诚然,我们所说的这个词只是简单地说,基督‘取了亚伯拉罕后裔的本性’,并且成为‘罪身的形状’,但批评家们不愿意相信这一点。”(注59

 

肯尼斯·H·伍德是F.D.尼科尔手下的长期编辑助理,并且在1966年至1982年是他主编一职的继任者。根据他的证,尼科尔在谈话和讨论中一直支持这样一种信仰,即基督是带着人类堕落的本性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沃尔特•马丁宣称:“全球总会明智地把尼科尔与我分开了。他被禁止与我联系。”(注60

 

《赎罪》和《历代的剧》,W.H.布兰森

 

布兰森在各种文章中表达的观点在他的两本书中得到了证实。在1935年出版的第一本书《赎罪》中,他阐述了一直以来教会的教导。“基督,上帝的儿子,宇宙的创造主,取了我们的本性,成为一个人。祂为女人所生,成为了‘亚伯拉罕的后裔’。祂成为了我们中的一员。”(注61

 

1953年,当布兰森还是全球总会会长的时候,他可能意识到了一种正在出现的新解释,他在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历代的剧》中写道:“耶稣所同有的是人的血肉之体。祂成为了人类的一员。祂变得与人一样……这便是真正的人性。祂所取的不是天使的本性,而是亚伯拉罕的本性。祂‘凡事该与祂的弟兄相同’。祂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祂易受试探;祂懂得苦难的剧痛,对人类常见的祸患并不陌生。”(注62

 

然后W.H.布兰森解释了他对基督要与人类堕落的本性有份之原因的立场:“为了让基督了解人性的弱点,祂必须体验它。为了使祂能同情那些受试炼的人,祂也必须受试验。祂必须忍受饥饿、困乏、失望、悲伤和逼迫。祂必须走同样的路,在同样的环境下生活,受同样的死。所以祂成了我们骨中的骨,肉中的肉。祂的道成肉身是成为了真正的人类。”(注63

 

结论

 

我们的研究涵盖了从1852年到1952年为期一个世纪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基督论,这让我们可以肯定,教会的神学家们和管理者们在有关基督的位格和祂人类救赎所做的工作这一主题上是异口同声的。

 

虽然一开始我们在教会领袖们中发现了关于基督的神性这一主题的半阿里乌派观点,但这些观点在世纪之交之前就被抛弃了。另一方面,在耶稣的人性这一点上没有分歧。从一开始,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就在这一主题的系统教导上表现出了显著的一致。他们对新约的研究,使信息的先驱们和他们的追随者们明白道成肉身不仅涉及到耶稣以肉身而来的信仰,而且更重要的是以“一个与有罪的肉身相同的肉身”而来。因为这个教导与正统教会的传统完全相反,所以为了新悔改接受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息之人的利益,有必要不断地重复这个教导。这个教义被认为是“真正基督教的试金石”,是“镶嵌在教义宝石之中的金链”,是“教义中最重要的教义”,简而言之,是“耶稣更新和救赎之宗教的关键点”。

 

然而,大约在1950年,出现了一种新的解释:基督没有取人类堕落的本性,而是取了亚当堕落之前的本性。当然,如此剧烈的解释的变化也引起了激烈的反应。因此,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基督论的历史中,考虑这一新的步骤是非常重要的,以了解这一侵蚀教会核心之争议的真正原因。更重要的是,必须在符合福音的教导与不符合福音的教导中,提高分辨的能力。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观点,因为根据使徒约翰的说法,对真正的上帝之灵的试验,正是集中在基督是成了肉身而来(见约一4:1-3)这一观念之上。

 

参考文献与注释

 

1.怀爱伦《教会证言》,第9卷,第10页。(斜体提供。)原文出自《怀爱伦传略》(山景城,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出版社协会,1915),第196页。

2.约瑟夫·E·斯蒂德,《评论与通讯》,191796日。

3. R.S.欧文,《评论与通讯》,1924529日。

4. J.A.里皮,《时兆》,192455日。

5.L.A.威尔科克斯,《时兆》,1927322日。

6. 怀爱伦,《历代愿望》,第117页。

7.威尔科克斯,《时兆》,1927322日。

8. 威廉·沃伦·普雷斯科特,《澳大利亚版时兆》,192417日;193654日;193687日;《评论与通讯》,192451日;1929822日;1930116日;1936227日;1937415日;《时兆》,1929115日;1929222日。

9. 威廉·亨利·布兰森,《守望者》,19327月、8月;《澳大利亚时兆》,19331030日;1937111日。

10. 《守望者》,19338月。

11.《时兆》,1936118日。

12.《守望者》,19327月。

13.A.V.奥尔森是拉丁联合大会的第一任会长(1917-1920),然后是南欧分会的会长(1920-1946),最后是全球总会副主席。他是《危机十三年,1888-1901》的作者。(华盛顿特区:评论与通讯出版社协会,1966)

14.《评论与通讯》,194286日。

15.《传道》,19621月。引自弗雷德·C·梅茨的研究,《基督的道成肉身》,(19649月)。

16.M.V.坎贝尔,《评论与通讯》,1950105日。

17.我们的研究局限于南欧分会,包括以下国家: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希腊、匈牙利、以色列、意大利、葡萄牙、罗马尼亚、西班牙、瑞士、南斯拉夫和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18.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基督论的这一特殊方面并没有包括在我们神学院的课程中。在阿尔弗雷德·沃切的教义手册《拯救历史》中, 他只是简单地肯定耶稣成为了人类。

19.朱尔斯·布罗,《时兆》,19505月。

20.特尔·努斯鲍姆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法国区会的会长(1910-1914)。他是让·努斯鲍姆博士的父亲,让·努斯鲍姆博士以他为宗教自由的利益而展开的活动以及作为《良心与自由》杂志的创始人而闻名于世。

21.特尔·努斯鲍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报》,19231115日。

22.《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报》,1925121日和15日;192611日和15日。

23.朱尔斯·塞萨尔·盖宁,《一块试金石: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达马利百合:时兆出版社,年份不详)。参见《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百科全书》,第544545页。

24.同上,第34页。

25.同上,第45页。

26.同上,第5页;参见怀爱伦,《历代愿望》,第117页。

27.同上。

28.同上,第6页。

29.《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报》,19251215日。

30.《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报》,19421月。

31.《时兆》,19387月、8月和9月。

32.雅各·霍华德,《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报》,1927715日。

33.B.E.贝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报》,1929115日。

34.查尔斯·格伯当时是以下几个期刊《时兆》(1933-1940)、《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报》(1933-1939)和《生命与健康》(1939-1969)的主编。

35.格伯,《救赎之路》 (达马利百合:时兆出版社,年份不详)

36.《时兆》,193710月。

37.《安息日学课季刊》,高级部,1921年第一季度,第16页。

38.同上, 1921年第二季度,第1314页。

39.同上,参见1921年第三季度,第20页。

40.同上,1928年第一季度,第15页。所有的例子均引自威廉·H·格罗特赫尔:《基督复临安息日会道成肉身之教义的历史说明》,第5657页。

41.米德·麦奎尔,参见《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百科全书》,第825页。

42.《得胜的生活》(华盛顿特区:评论与通讯出版社协会,1924年),第1718页。

43.同上,第43页。

44.克里斯蒂安·爱德华森,《信心的真相》(纳什维尔,田纳西州:南方出版社协会,1942年),第204205页。威廉·H·格罗特赫尔:《基督复临安息日会道成肉身之教义的历史说明》,第5859页。

45.玛丽·E·沃尔什:《巴比伦的葡萄酒》,第3页。威廉·H·格罗特赫尔:《基督复临安息日会道成肉身之教义的历史说明》,第5960页。

46.同上,第132页。

47.同上,第134页。

48. A.E.利基,《永远的基督》(华盛顿特区:评论与通讯出版社协会,1951)W·B·奥克斯,《这便是我所相信的》(华盛顿特区:评论与通讯出版社协会,1951)

49.参见《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百科全书》,弗朗西斯·大卫·尼科尔的文章,第974975页。在长期担任《评论与通讯》主编的同时,他也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圣经注释》的编辑。他写了大约20本书。

50.尼科尔,《评论与通讯》,1952710日和17日。

51.尼科尔,《对反对意见的答复》(华盛顿特区:评论与通讯出版社协会,1952),第94条反对意见,第389-397页。

52.同上,第2324页。

53.同上,第389页。

54.同上,第390页。

55.同上,第391页。

56.同上,第397页。

57.参见威廉·H·格罗特赫尔:《基督复临安息日会道成肉身之教义的历史说明》,第70-72页;拉尔夫·拉尔森,《道成肉身》,第221-223页。

58.尼科尔,同上,第393页。

59.《对反对意见的答复》,第397页。

60.参见拉尔森,《道成肉身》,第223页;《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思潮》,19837月,第18页。

61.布兰森,《赎罪》(山景城,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出版社协会,1935年),第14页。

62.《历代的剧》(华盛顿特区:评论与通讯出版社协会,1980年),第9798页。

63.同上,第98页。